在近日召开的宜宾市两会上,代表委员们围绕“加快建成四川省经济副中心”展开热烈讨论。大家纷纷表示,对宜宾加快建成四川省经济副中心充满信心。
经济增速领跑 高质量发展提速升位
宜宾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,2019年,宜宾市国内生产总值达2601.9亿元、增长8.8%,总量上升到四川省第3位,增速居四川省第1位,实现历史性突破。
列席人员韩诚表示,宜宾市积极融入四川省“5+1”产业布局,实施“产业发展双轮驱动”战略,汽车、轨道交通、智能终端等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作为工业增长新动能,酒类、纺织、化工等传统特色产业在转型中实现了结构调整、产业升级,支撑宜宾市工业稳定发展。
日新月异的三江新区。曾朗 摄
今年2月18日,四川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四川省首个省级新区——宜宾三江新区。宜宾三江新区的发展定位是打造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、创新型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、国家产教融合建设示范区和四川南向开放合作先行区。列席人员陶学周认为,这将助推宜宾加快建成四川省经济副中心。
交通建设加速 南向开放气势如虹
宜宾港。曾朗 摄
2019年,宜宾交通建设突飞猛进,五粮液机场正式通航,成贵高铁全线运营,6条高速公路同时在建,全年完成交通项目投资186亿元、增长19.6%。
预计到2021年,宜宾将形成至成都、重庆、贵阳1小时交通圈,至西安、兰州5小时交通圈,至长三角、珠三角、北部湾7小时交通圈,成为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和沿江开放高地。
宜宾市人大代表雷涛建议,宜宾市要继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,高标准谋划宜宾市交通规划,加快建设高标准交通网络;此外,要积极争取重庆—叙永—盐津高速公路途经在珙县县域内的进出口;立足现有道路提档升级,完善县乡道路规划。
城市脱胎换骨 辐射承载能力持续提升
除了经济增长,宜宾城市建设也在加快,截至2019年年底,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53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153万人。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率达34.9%。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已建成生态廊道53.1公里,城市形象和品位持续提升。
宜宾大学城。曾朗 摄
人才集聚方面,宜宾先后与四川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等18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其中17所已签订项目落地协议,11所高校落地办学,在校大学生5.7万人,聚集高层次人才1646名,留学生人数700余人,均跃居川南第一、四川省前列。
宜宾市政协委员罗红梅表示,宜宾经济实力强、地理区位好、发展前景优,有加快建成四川省经济副中心的独特优势。近年来,一大批高等院校和科技含量高的优质企业落地,为宜宾加快建成四川省经济副中心打下了坚实基础。(李丽龙 周瑜原)